您好,欢迎访问梦仙庵
当前位置: 梦仙庵首页 > 宗教信仰 > 其它宗教 >

古印度史诗经典:《摩诃婆罗多》(14)

时间:2015-11-30 08:21来源:未知 作者:zhoumanxiang 点击:

  政治

  讲述治国之道,包括政治、法律、道德、风俗等,在史诗中也占有很大的篇幅,而以第12篇《和平篇》和第13篇《教诫篇》为最集中。这里面包括了一些法典和《摩奴法典》等的内容。此外,史诗的主要内容是政治斗争,从这里反映出古代印度王国纷争的情况。

  哲学

  整个史诗几乎包括了各个哲学派别的主张,很难说有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但是总的看来却又有一个明显的主导思想,这便是“法”的思想体系或世界观。“法”这个词的含义在各派哲学思想中有不同的解说和用法,在这部史诗中“法”是作为国家社会甚至整个世界的结构秩序,同时也是每一个人所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这是不可违抗的至高的法则。“法”和“非法”规定了是非善恶的标准。每一个人都有“法”所规定的天职,必须执行。这是维持国家社会稳定的原则,违反了“法”就是罪恶。这显然是符合古代统治阶级的利益的。这种思想利用了史诗故事作为传播工具,尽管它同史诗故事的主要情节不相符合。将一场使双方陷于毁灭的宗教“内战”解释为“法”的胜利,而最后幸存的般度族长子被认为是“法”的化身,都是很牵强的。

  宗教

  这部史诗还被用作传播宗教的工具。其中虽然充斥着印度教的各个派别的宣传,但是崇拜毗湿奴的化身黑天的教派占了主要地位。史诗中的英雄黑天被尊为神,不但他的行动是神意,而且还安排他作长篇的说教,要求对他崇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薄伽梵歌》。

  《摩诃婆罗多》 - 影响

  摩诃婆罗多对印度文化和印度教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正如书中第一句说的:“这里有的东西,在所有地方都存在;这里没有的东西,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德国语言学家洪堡曾无比推崇:“《摩诃婆罗多》的这个插话是最美的,或许也是我们所知一切文学中,唯一真正的哲学诗”

  这部作品很早就以各种形式传到了东南亚,同《罗摩衍那》一样,对当地文学的发展发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现在还只从原本翻译了它的若干插话;另有从英文转译的一个诗体的和一个散文的故事提要;这两本书都简略地叙述了两族大战的梗概,远没有表现出作品的全貌。

  《摩诃婆罗多》 - 评价

  长期以来,西方学界一直认为,《摩诃婆罗多》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比较权威的《新普林斯顿诗歌与诗学百科全书》1993年版这样表述:“《摩诃婆罗多》是这个世界上最长的诗歌。其精校本有大约10万颂,是《伊里亚特》和《奥德赛》相加的近七倍。”有西方学者统计说,仅仅演唱这个宏大叙事的核心部分(两个主要人物的对话部分),按照每分钟唱一个“颂”(一组对句为一个颂)计算,就要连续不间断地演唱25个昼夜。 (责任编辑:梦仙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