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梦仙庵
当前位置: 梦仙庵首页 > 宗教信仰 > 其它宗教 >

古印度史诗经典:《摩诃婆罗多》(12)

时间:2015-11-30 08:21来源:未知 作者:zhoumanxiang 点击:

  纷纭中见统一,这是古代印度文化传统的一个特色;这部大史诗就显出这一特色。但是如何认识其统一性并加以说明是不容易的。精校本的主要校订者苏克坦卡提出的分为世俗的、伦理的、形而上学的(玄学的)三层的见解,只是对其统一性的看法之一种。现在从全诗结构上的粗略划分也可以看出全书安排的统一性。

  作为一件艺术品或则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大史诗在总体结构上也具有完整性。开头是讲述产生史诗的背景、“祭”的由来以至族故事,这类似中国有些古典小说的“楔子”。随后是婆罗多族祖先的传说以及英雄毗湿摩的出生。这是正文的引子。第 1篇的后半和整个第2篇是史诗的正文。“楔子”中的蛇族和大鹏族的对立具体化为俱卢族和般度族的曲折斗争,直至般度五子被流放12年为止。中心思想是表现王国政治斗争中的“法”。

  第 3篇《森林篇》以许多插话描写流放生活的12年。这些插话并没有完全脱离王国政治斗争的思想主题,但是描写转向社会生活。在这里,祭司和武士,或者说修道的仙人与流放的王族成为主要人物;他们之间的矛盾和联合,他们对妖魔的斗争,贯串在情节之中。中心思想是以仙人的观点来说明“法”。

  第4篇和第5篇写王国的政治斗争。不同之处在于前面是暗斗,这里是明争。这里的第4篇描写宫廷内讧,第5篇叙述外交斗争。它写外交斗争和双方备战是风雨欲来的景象,而中心人物是黑天。他作为另一族的英雄人物,在两族斗争之间进行折冲,情节上增加了新的内容,而这个英雄的神化又在思想内容中增加了宗教成分。

  从第6篇到第11篇是这部巨著的中心,描写了大战的全部过程。其中插进了黑天以大神身份对主要战士阿周那的说教。这是精心安排的,不仅作为大战的序曲,而且作为思想的核心,仿佛是暴风雨降临前的一道闪电和一阵雷声。这18章的《薄伽梵歌》(神之歌)不论到后代有怎样的解说,在现代又发生多大作用,它大体上可分为三部分说明“业”(行为)、“智”(认识、理解)、“信”(虔诚,忠于神,信仰) 3种思想和理论,并企图把它们统一起来。作者和编者们显然是以此作为大史诗的核心,企图由此给全书一个统一的精神。第6篇写大战开始后的头十天,写俱卢族第一任统帅老族长毗湿摩。第7篇写大战的中间5天,写第二任统帅,双方的老师德罗纳。第8篇写大战的后两天,写第三任统师,没有暴露身份的般度五子的大哥迦尔纳。这三位统师之死都是黑天的诡计所致。第 9篇写大战最后一天和最后一任统帅,写大战中失败的一方的全军覆没。第10篇写胜利的一方也全军覆没。第11篇写妇女出来痛哭亲人,仿佛是尾声。这一部分诗中,抽象的“法”为具体的神所代替;由于“法”中出现了分歧,于是以神意来统一。神是矛盾的统一体。 (责任编辑:梦仙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