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梦仙庵
当前位置: 梦仙庵首页 > 宗教信仰 > 伊斯兰教 >

伊斯兰文化

时间:2015-12-10 08:39来源:未知 作者:zhoumanxiang 点击:

 伊斯兰文化

伊斯兰文化

  追求知识是伊斯兰的高尚美德,因为知识是信仰的基石,《古兰经》中有关启发人类应当重视理智、理性和知识的经文共不下二百处,学者被誉为“尊敬的人”,有知识的人被称为“明眼人”和“光明”,而无知者则是“盲人”和“黑暗”。《古兰经》明确指出:有知识的人与无知识的人不相同,惟独有知识的人能以他的理智认识到真主对宇宙的主宰,只有学者懂得敬畏和顺从宾主.《古兰经》说:“你们观察宇宙有吧。”“安拉以真理创造了天地.”(10:101;6:73)大自然与整个宇宙全是始终敞开着的,是知识与真理的宝库.伊斯兰鼓励人类从大千世界的无限资源中探索知识和追求真理,对于一切有利于人类的学术和科技没有设定任何研讨的“禁区”。在伊斯兰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将某一种学术领域判为“异端”。

  先知穆圣的许多永世恒言,脸炙人口,如学者是先知的继承人”,“学问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穆斯林男女应当自摇篮起而学习至墓穴”,“谁求得学问,谁就是获得丰富福份的人。”在理智方面纷任何停滞和冷漠。在知识方面的任何狭隘和浅见,都不可能使人认识达到最高的真理。参悟到真正信仰的境界。

  伊斯兰尊重一切非穆斯林民族的信仰和文肥。不限制对世界上各种文化的研究和探讨多也不反对穆斯林学习其他国家的民族意志、爱国热情、优秀文化、社会纪律、组织和管理经验,以及一切有益的科学技术知识。先知穆圣鼓励穆斯林在文化上保持自己特色的努力。穆斯林的文化特征是民族自信、自强和团结的象征,伊斯兰不鼓励有目效法非伊斯兰的陋习和风俗,-一如礼仪、服式、审美标准等。对外来文化,尤其西方基督教文化的盲目崇拜、迷信和模仿都是不健康的。因为在感情上是自卑的情绪,心理上的失败主义。后果可能造成分散穆斯林的内部凝聚力。削弱民族或国家的内在力量。
伊斯兰丧葬与游坟

伊斯兰丧葬与游坟

  生死由真主的定夺,《古兰经》说:“我们确属于真主,我们必定归于他”(2:156)穆斯林视死亡为“归真”,对亡人不存有一切绝望、毁灭或消失的感受。肉体和驱壳的活动停止了,人的洛亥(灵魂)脱离而去,开始进入另一个永生的世界。在那里,人活着的时候一生的作为,都将受到真主公正的赏罚。人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尝死亡的滋味”,因此没有必要感到意外和悲痛。

  穆斯林,不论是亡者的亲属与否,都有给亡人送葬的责任,前来吊唁的人,应当沐浴净身。以表虔诚敬意。对丧家应尽力而为地“助丧”,给予财、物或人力的帮助。首先使葬礼从简从速完成,当天为佳,迟不过三天。先知穆圣说;“你们要尽快安葬死者”按照伊斯兰教法,实行土葬或水葬,给亡人净身。裹白布、行站礼,不得使用任何陪葬品,也不得对墓穴做任何装饰。葬礼须安静、肃穆、整洁、芬芳,不要过分哭嚎,不要下跪磕头.提倡节俭,反对讲排场。炫耀攀比、挥霍浪费、以及一切形式主义虚假“孝行”。中国的穆斯林,无意识之中接受了不少其他民族的丧葬陋习,如穿大孝、行脆礼、散孝布、送花圈、戴黑袖套,这些都不是穆斯林的正当行为,而借丧葬的机会饮酒宴客是有罪的。

  每逢节日或亡人周年,给亡人悼念和游坟,不是必须的“天命”,只是伊斯兰教法许可的行为。但须注意不可误解其意.许多回民丧家平常从不过清真寺,也不学习伊斯兰常识,把悼命亡人、游坟、请阿訇开经当作他们主要的信仰活动,这是错误的,是盲目模仿汉族风俗的结果。忘记自己是穆斯林。汉族文化中的精神信仰是对家神的崇拜,祈求亡灵守护家族人口安全、成功、兴旺、发达。那是原始先民遗留下来的迷信相可,与伊斯兰教认主独一的理念格格不入。穆斯林悼念亡人或游坟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引导活人珍惜生命,当想到亡人在荒野中的凄凉墓地时,应当油然参悟深思,启迪心灵,那是人生今世通向后世的必经之路,趁着一息尚存,应当积极进取,多作善事,教育儿女.先知穆圣说:‘“游坟能促人记想后世。”第二个目的是缅怀亡者,为他生前的缺憾和错误仟悔,”诚心尽意地为亡人向真主求恕绕,以此为前车之鉴,吸取教训,进而增强对真主的敬畏和崇信。 (责任编辑:梦仙庵)